一紙代筆遺囑≠全拿!實戰還原:塗銷遺贈+裁判分割,守住繼承人最後防線
  • 台中地區現場免費法律諮詢~名額有限(❁´◡`❁) 請點此連結加入LINE了解活動詳情~
  • 案例事實

    委託人周先生
    案件結果受贈/遺囑繼承之不動產若干筆之所有權移轉登記須予塗銷;塗銷並辦理繼承登記後,依法院核定之方式進行遺產分割
    受任律師天秤座法律事務所律師

    被繼承人 A 死亡,生前配偶已先逝。遺產主要為多筆土地與建物,另有金融資產與股票。

    A 生前以「代筆遺囑」方式,將多筆不動產分配予其中一子 B 及孫輩 C、D;A 逝後,B 等依遺囑辦妥多筆遺贈/遺囑繼承登記。

    原告(A 之另一子)主張:A 之全體遺產總額約5000餘萬元,遺囑移轉完成後,遺留於遺產項下之財產價值幾近於零,顯然侵害其法定「特留分」。

    律師解說

    (一)先定調:特留分制度的功能
    特留分,係為保障直系血親卑親屬、配偶等於遺產中最低限度之應有份。繼承人得在被侵害範圍內,對受遺贈或受遺囑分配之人行使「扣減權」(民法第 1225 條)。當扣減權有效行使後,受侵害範圍內之遺贈或遺囑效力相對縮減,原本移轉出去的財產就必須回復到應屬遺產的狀態,進入繼承與分割流程。

    (二)程序戰術:塗銷→回復遺產→繼承登記→裁判分割

    1. 塗銷登記:既然不動產已辦妥所有權移轉(遺贈或遺囑繼承),要讓該標的「回到遺產」就必須塗銷既有登記。法院肯認此一必要性,因為僅有塗銷,才可回復為被繼承人遺產之登記前狀態。
    2. 繼承關係與公同共有:多位繼承人在分割前,對遺產為「公同共有」(民法第 1151 條)。此階段不得逕自處分不動產,且在未完成繼承登記前,不得聲請分割。
    3. 繼承登記與分割:土地法第 73 條第 1 項允許「任何繼承人」為全體繼承人聲請繼承登記;完成後,得依民法第 1164 條、準用第 824 條、第 830 條第 2 項,由法院依職權斟酌以「原物分配」「價金分配」「部分原物+部分變賣」等方式做出最適分配。

    (三)建議

    1. 先做資產盤點與證據鏈:蒐集除戶謄本、地籍謄本、稅籍資料、金融帳戶存摺對帳單、證券對帳單、遺囑原件與製作過程證據。
    2. 計算特留分是否被侵害:以全體遺產價值為母數,依成員結構計算特留分比例,檢視遺贈/遺囑移轉後遺產餘額是否低於特留分。
    3. 即時行使扣減權:以訴狀送達等可證明之方式表明意思,避免爭議延伸。
    4. 訴訟上之主張順序:先主張塗銷遺贈/遺囑繼承登記,回復遺產;繼而聲請繼承登記與分割。對於「確認公同共有」請求,務必評估其權利保護必要性與訴訟經濟。
    5. 分割方法的攻防:依個案不動產性質、共有關係、利用價值與市場性,提出分割方案(原物分配或變賣分配),爭取經濟效益與家族秩序的雙贏。
    法院判決

    法院在主要爭點上,作成如下法律評斷與處置:

    (一)肯認特留分遭侵害,准許塗銷遺贈/遺囑繼承登記

    • 理由:被繼承人生前以遺囑/遺贈移轉多筆不動產,致原告作為同順位繼承人之特留分遭侵害;既已完成移轉登記,若不先塗銷,不可能回復為遺產,亦無從進行繼承與分割。
    • 法律依據:民法第 1225 條(扣減權)、第 767 條(物權請求權—塗銷登記)、登記公示原則。

    (二)關於遺產分割的適法路徑

    • 在分割前,繼承人對遺產為公同共有(民法第 1151 條);未完成繼承登記,不得為分割(民法第 759 條)。土地法第 73 條第 1 項允許任何繼承人為全體聲請繼承登記,完成後即可依民法第 1164 條準用第 824 條、第 830 條第 2 項,由法院命為適當分配(原物/價金/混合)。
    • 法院審酌兩造不爭執之分配方案與經濟效益,準依附表之比例分割,維持多筆標的為分別共有或共有關係,以兼顧使用與管理之可行。

     

    更多文章請搜尋《天秤座法律網》
    #加LINE或致電了解免費諮詢
    #台中地區不定期&現場免費法律諮詢
    #天秤座法律事務所為您服務
    #台中律師

    歡迎來電諮詢:04-2375-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