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所在:參案例事實。
法院見解:(最高法院98年台上字第1777號判決)
按債務人向第三人為清償,經其受領者,如受領人係債權之準佔有人者,以債務人不知其非債權人者為限,有清償之效力。民法第三百十條第二款定有明文。所謂債權之準佔有人係指雖非債權人,惟以為自己之意思,事實上行使債權,依一般交易觀念,足使他人認其為債權人者而言。倘無代理權而表示為債權人之代理人者,若債務人向其清償,是否發生清償之效力,則屬表見代理之問題。是冒稱為債權人之代理人者,非「為自己」之意思行使債權,自與債權之準佔有人有間,不可不辨。
本案例涉及因可歸責於承攬人之事由,致工作發生瑕疵等,定作人請求承攬人賠償損害時是否仍應先定期催告承攬人修補瑕疵及瑕疵損害賠償請求權與不完全給付而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