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1.14制定技術及職業教育法
  • 台中地區-不定時免費法律諮詢(❁´◡`❁) 活動詳情請點此連結加入LINE詢問~
  •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一月十四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400002681  號令
    制定公布全文 29 條;並自公布日施行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    為建立技術及職業教育(以下簡稱技職教育)人才培育制度,培養國人正
               確職業觀念,落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特色,培育各行業人才,特制定本法
               。
    
    第 2 條    本法之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
               為縣(市)政府。
               本法所定事項,涉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
               關辦理。
    
    第 3 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職業試探教育:指提供學生對職業之認識、探索及體驗教育。
               二、職業準備教育:指提供學生進入職場所需之專業知識、技術及職業倫
                   理涵養教育,及建立技職專業之榮譽感。
               三、職業繼續教育:指提供在職者或轉業者,再學習職場所需之專業技術
                   或職業訓練教育。
               四、技職校院: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附設專業群
                   科、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專門學程、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
                   。
               五、技專校院:指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
               六、職業訓練機構:指依職業訓練法登記或許可設立之職業訓練機構。
    
    
      第 二 章 技職教育之規劃及管理
    第 4 條    為培育符合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之人才,制定宏觀技職教育政策綱領
               ,行政院應定期邀集教育部、勞動部、經濟部、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其他相
               關部會首長,召開技職教育審議會;其委員之遴聘、組織及運作辦法,由
               行政院定之。
               前項綱領,至少每二年應通盤檢討一次並公告之。
    
    第 5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自行、委任或委託學校、法人、機關(構)或團體,進行
               技職教育相關資料之調查及統計。
               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彙整所轄產業人才需求相關資料,並提供產業人
               才需求調查及推估報告,送中央主管機關。
               中央主管機關應定期公告第一項技職教育統計資料與各級各類產業、職業
               發展及人力需求資訊。
    
    第 6 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每三年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出技職教育報告,
               由中央主管機關據以訂定技職教育發展報告。
    
    第 7 條    主管機關應衡酌區域產業及個人就業需求,配合社會、經濟及技術發展,
               規劃所轄學校技職教育之實施。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技職教育具有成效時,中央主管機關得提
               撥經費予以獎勵;其獎勵之條件、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
               主管機關定之。
    
    第 8 條    主管機關應邀請政府相關單位、學者專家、社會人士、企業界代表、學校
               代表、教師團體代表、產業(職業)公會或工會等單位之代表,組成技職
               教育諮詢會,提供技職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前項技職教育諮詢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人數之三
               分之一。
    
    
      第 三 章 技職教育之實施
        第 一 節 職業試探教育
    第 9 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開設或採融入式之職業試探、生涯輔導課程,提供學
               生職業試探機會,建立正確之職業價值觀。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課程綱要,應納入職業認識與探索相關內容;高級
               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學應安排學生至相關產業參訪。
    
    第 10 條   國民中學為實施職業試探教育,得與技職校院或職業訓練機構合作辦理技
               藝教育;其實施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勞動主管機關定之。
               國民中學與職業訓練機構間之權利義務關係,應以契約定之,並由學校報
               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契約之格式、內容,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
               及不得記載事項。
    
    
        第 二 節 職業準備教育
    第 11 條   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以下簡稱學校)辦理職業準備教育,其專業課程得由
               學校與產業共同設計,建構合宜之課程安排,且兼顧學生職業倫理之培養
               與職涯發展、勞動及技術法規之認識,並定期更新課程設計。
               前項專業課程,學校得參採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定之職能基準,進
               行規劃設計,提供學生就業所需之職能。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產業創新條例所定職能基準應視社會發展及產
               業變遷情況,至少每二年檢討更新、整併調整,並於專屬資訊平臺公告。
               技專校院應依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定之職能基準每年檢討課程內容
               。
    
    第 12 條   學校得依科、系、所、學程之性質,開設相關實習課程。
               前項實習課程,如為校外實習時,其實施方式、實習場所、師資、學分採
               計、輔導及其他相關事項規定,除法令另有規定外,由學校定之。
               學校辦理校外實習課程,需由政府機關(構)、公營事業機構提供實習名
               額時,依下列方式辦理:
               一、政府機關(構):由學校檢附校外實習課程計畫書,專案報學校主管
                   機關會商相關政府機關(構)核定。
               二、公營事業機構:學校主管機關得會商公營事業主管機關轉洽所屬事業
                   機構,提供實習之名額、對象及方式,並由學校主管機關依會商結果
                   彙總公告校外實習課程計畫及實習技術生之招募訊息,經評選或甄選
                   決定之。
    
    第 13 條   主管機關應就學校辦理實習課程實施績效評量;其評量之內容及其他應遵
               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辦理實習課程績優之學校、合作機構及其相關人員,主管機關得予獎勵。
               學校辦理校外實習之合作機構,長期提供學校實習名額,且實習學生畢業
               後經一定程序獲聘為該機構正式員工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比率者,主
               管機關應報經中央主管機關轉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予以獎勵。
    
    第 14 條   學校得遴聘業界專家,協同教學。
               前項業界專家之認定、權利義務、管理、學校開設課程及其他應遵行事項
               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主管機關對有大量員工參與學校實務教學之企業,應予獎勵。
    
    第 15 條   學校應鼓勵教師及學生參與技藝競賽或取得與所學及就業相關之證照,提
               升學生就業能力;辦理績效卓著之學校,主管機關得予獎勵。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彙整所轄產業之證照,送中央主管機關定期公
               告。
               前二項證照之認定、第一項獎勵之條件、方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第 16 條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附設專業群科及綜合型高級中
               等學校專門學程為培育特定產業基層技術人力,得專案擬訂計畫,報學校
               主管機關核定後辦理專班。
               前項專班不受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六章、第七章關於學生資格、入學方式、
               就學區劃分、課程及學習評量規定之限制。
    
    第 17 條   專科以上學校為辦理職業準備教育,得與產業合作開設專班。
               前項專班之授課師資、課程設計、辦理方式、學分採計、職場實習及輔導
               等事項,由專科以上學校擬訂實施計畫,報經學校主管機關核定後辦理。
    
    第 18 條   技專校院應強化職能導向課程,並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普通型高級中
               等學校附設專業群科、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專門學程共同建立課程銜接機
               制,以利學生職能培養。
    
    第 19 條   技專校院得優先招收具一定實務工作經驗之學生,並於招生相關章則增列
               實務工作經驗之採認及優惠規定,經招生委員會審議通過,報中央主管機
               關核定後實施。
    
    
        第 三 節 職業繼續教育
    第 20 條   職業繼續教育,得由學校或職業訓練機構辦理。
               職業繼續教育依其辦理性質,由學校提供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學分證明
               或學習時數證明。
               職業繼續教育應以開設在職者或轉業者職場所需課程為主;其課程得參採
               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定之職能基準,進行規劃設計,並定期更新。
               前項職業繼續教育之招生對象、課程設計、學習評量、資格條件、招生方
               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必要時,得會商中央
               勞動主管機關,不受高級中等教育法第三十五條至第四十條入學方式、第
               七章課程及學習評量,專科學校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招生方式及大學法第
               二十四條第一項後段招生方式之限制。
    
    第 21 條   學校辦理職業繼續教育,得安排學生至職場接受教育及訓練課程。
               前項職場教育及訓練課程,應由學校及合作機構共同規劃、設計,並與學
               生簽訂職場教育訓練契約。
               前項職場教育訓練契約應載明教育訓練內容、學校、合作機構及學生之權
               利義務、學習評量、畢業條件等。
               前項契約之格式、內容,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定型化契約範本及其應記載
               及不得記載事項。
               學生依第一項規定至職場接受教育及訓練課程時,學校主管機關得視需要
               ,進行實地訪視;其訪視結果,得作為核定學校年度調整科、系、所、學
               程、班或經費獎勵之參考。
    
    第 22 條   職業訓練機構辦理職業繼續教育時,應就授課師資、課程、辦理方式、學
               分採計等,擬訂職業繼續教育實施計畫,報主管機關核定後辦理。
               前項職業繼續教育課程之認可、學習成就之採認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
               ,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中央勞動主管機關定之。
    
    第 23 條   職業訓練機構所辦職業繼續教育,主管機關得委託學術團體或專業評鑑機
               構辦理評鑑或訪視,並公告其結果;其評鑑、訪視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
               法,由主管機關定之。
    
    
      第 四 章 技職教育之師資
    第 24 條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應將職業教育與訓練、生涯規劃相關
               科目列為必修學分。
               高級中等學校職業群科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應包括時數至少十八小時之業
               界實習,由師資培育大學安排之。
    
    第 25 條   技職校院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之教師,應具備一年以上與任教領域相關之
               業界實務工作經驗。但本法施行前已在職之專任合格教師,不在此限。
               前項與任教領域相關之業界實務工作經驗之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
               之。
    
    第 26 條   技職校院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教師、專業及技術人員或專業及技術教師,
               每任教滿六年應至與技職校院合作機構或與任教領域有關之產業,進行至
               少半年以上與專業或技術有關之研習或研究。相關研習或研究之辦法,由
               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研習或研究期間,技職校院應保留職務、支付薪給、給予公假,並事
               先簽訂契約書,約定研習或研究起迄年月日、服務義務、違反規定應償還
               費用之條件、核計基準及強制執行等事項。
               技職校院因教學或業務需要,主動薦送、指派或同意教師、專業及技術人
               員或專業及技術教師至與技職校院合作機構或與任教領域有關之產業研習
               或研究,其辦理方式不受前二項規定之限制。
               第一項產業研習或研究,由技職校院邀請合作機構或相關職業團體、產業
               ,共同規劃辦理;必要時,得由主管機關協助之。
               技職校院推動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教師、專業及技術人員或專業及技術教
               師定期至產業研習或研究,辦理績效卓著者,主管機關得予獎勵。
    
    
      第 五 章 附則
    第 27 條   私人或團體對於技職教育教學設備研發、捐贈學習或實驗設備、提供實習
               機會及對學生施以職業技能訓練著有貢獻者,中央主管機關得會商中央目
               的事業主管機關,予以獎勵。
    
    第 28 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29 條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歡迎來電諮詢:04-2375-6755